呂覽
離謂:
鄭國多相縣以書者。子產令無縣書,鄧析致之。子產令無致書,鄧析倚之。令無窮,則鄧析應之亦無窮矣。是可不可無辨也。可不可無辨,而以賞罰,其罰愈疾,其亂愈疾,此為國之禁也。故辨而不當理則偽,知而不當理則詐,詐偽之民,先王之所誅也。理也者,是非之宗也。
譯:鄭國這個地方多以文書(書信)張貼通衢。子產到任後命令禁止張貼,鄭析知道了就改為投遞致送;子產又命令禁止投遞,鄭析就將書信依託在其他雜物上而寄送。子產的命令無窮的更改,但鄭析的應對方式也是沒有窮盡。這就使是非對錯沒有辨別,是非對錯沒有辨別,但卻以賞罰來禁止,則賞罰愈快而禍亂來的也就疾快,這是治理國家必須避免的。
先識:
魯國之法,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、有能贖之者,取其金於府。子貢贖魯人於諸侯,來而讓不取其金。孔子曰:“賜失之矣。自今以往,魯人不贖人矣。取其金則無損 於行,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。”子路拯溺者,其人拜之以牛,子路受之。孔子曰:“魯人必拯溺者矣。”孔子見之以細,觀化遠也。
譯:春秋魯國有一條法律:「凡是魯國人在其他國家被迫當諸候服賤役的人。,有辦法把他們贖回的人,可以來宮中拿贖金。」子貢從諸侯那兒贖回魯人,回來時卻不肯 接受贖金。孔子曰:「子貢啊,這就是你的過失了。從今以後,魯國人不會再去贖人了。拿回贖金不會損害自己的德行,不拿回贖金就無法鼓勵其他人效法了。」子 路救起溺水之人,那個人用牛答謝,子路收下謝禮。孔子曰:「魯國人一定都會救溺水者了。」孔子看見細微的地方觀察到以後的發展。
列子
說符:
晉文公出會,欲伐衞,公子鋤仰天而笑。公問:「何笑?」曰:「臣笑鄰之人,有送其妻適私家者,道見桑婦,悅而與之言。然顧視其妻,亦有人招之者矣。臣竊笑此也。」公寤其言,乃止。引師而還,未至,而有伐其北鄙者矣。
譯:晉文公出去會盟,竟又想攻打衛國,公子鋤仰天大笑。
晉文公問:「你笑什麼?」
公子鋤回答:「我笑我的鄰居,送他妻子回家,在半路上看見一個採桑的婦人,就上前和她搭訕。當他們談得正高興的時侯,他回頭看原來同行的妻子,也有人在向她招手。我就是笑這個。」
晉文公了解他的意思· 就立刻收兵回來,還沒有到達國境,就接到敵人攻打北方的消息。
韓非
公儀休相魯,而嗜魚,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,公儀子不受。其弟諫曰:「夫子嗜魚而不 受者,何也?」對曰:「夫唯嗜魚,故不受也。夫即受魚,必有下人之色;有下人之色,將枉於法;枉於法,則免於相。免於相,此不必能致我魚,我又不能自給 魚。即無受魚,而不免於相,雖嗜魚,我能長自給魚。」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;明於人之為己者,不如己之自為也。
主旨:國君照法制行事,臣子謹守法律及分寸,國家自可井井有條。
譯: 公儀休擔任魯相。他愛吃魚,全國的人都爭相買魚進獻給他。公儀休不收,他弟弟規勸說:「您愛吃魚,卻不收魚,為什麼?」公儀休回答說:「正因為愛吃魚,我 才不收。假如收了,一定會有遷就他們的表現;有遷就他們的表現,就將違背法令;違背法令就會被罷免相位。這樣一來,我即使愛吃魚,他們也不一定再給我魚, 我也不能自己再弄到魚。假使不收魚,因而不被免相,儘管再愛吃魚,我也能夠經常自己弄到魚。」這是懂得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,懂得靠別人相助,不如自己幫 助自己的道理。